【资料图】
央视网消息: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,近日,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通过多渠道了解到,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将电话伪装成使馆对外公布电话,冒充使馆工作人员实施诈骗,诈骗手段极具迷惑性。
案例一:A接到录音电话,称其有包裹或急件邮寄到使馆。A根据语音提示转接人工电话后,有人自称使馆工作人员并报出姓名、工号,要求A立即到使馆取件并缴纳滞纳金等,威胁不取件将取消A在留资格并将其遣送回国。
案例二:B接到自称使馆工作人员电话,说B有一份来自国内某市海关的公文,内容显示B涉嫌违法。B予以否认,该工作人员提醒B个人信息被盗用,并帮忙转接所谓的该市公安局报案。B随后被要求同身着警服的“办案人员”视频协助调查,该“办案人员”发现B还涉及其他犯罪案件,向B发送“逮捕令”,并告知B可通过缴纳保释金结案。
上述案例均为诈骗。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郑重提醒在日中国公民提高警惕:
一、驻日使领馆不会邀请当事人到馆领取包裹或急件,不会通过电话通知当事人涉案、被拒绝入境或被公安机关逮捕等任何事宜,更不会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账户信息或转账汇款。
二、驻日使领馆或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微信、QQ、WhatsApp等聊天软件与当事人沟通案件,不会通过聊天软件发送“警官证”、“逮捕令”、“保密函”等文件,更不会要求当事人汇款至“安全账户”或缴纳所谓的“取保候审保证金”。
三、电信诈骗手法千变万化,但不法分子诈取钱财的企图不变,请广大旅日同胞提高防范意识。请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、住址、家庭情况、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,更不要轻易转账汇款。如有疑问,可通过驻日使领馆咨询电话或邮箱进一步核实。
四、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,建议立即挂断,避免纠缠。如不幸被骗,应立即尝试联系转账银行冻结账户,保存好转账证据并及时向案发地警方报案。若案件与国内有关,可同时向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。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,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,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求助。
请在日中国公民提高警惕,及时关注驻日使领馆和国内有关部门发布的提示,防范电信诈骗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- 1、天天热门:中国驻日本大使馆:提醒中国公民谨防假冒使馆名义的电信诈骗
- 2、食品加工板块开盘反弹 安井食品快速涨停 焦点速读
- 3、【快播报】网络流行语emo是什么意思 相关内容了解
- 4、五一档是否能再创新高 还需凭档期前最后一周预售数据来定 电影行业深度分析研究咨询报告_当前关注
- 5、天天热议:云擎未来 智信天下2023移动云大会盛大开幕
- 6、TheShy一语成谶,被Faker单杀三次,0-9结果赢下比赛,上单真不行_环球要闻
- 7、当前观察:亚翔集成:截至2023年4月20日,公司的股东数为21030
- 8、环球滚动:中国美术学院一教师作品被指涉嫌抄袭
- 9、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底部或存在破洞
- 10、惠氏成首个全线获批新国标外资奶粉品牌 “开源节流”应对市场竞争
-
《超侦探事件簿 雾雨谜宫》新情报 谜迷宫系统 天天热讯
2023-04-25
-
焦点速讯:如何帮孩子推开阅读之门
2023-04-25
-
市医保局通报5起医保违法违规典型案件-全球热门
2023-04-25
-
全球短讯!科达自控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6232.05万 净利532.02万 其他收益减少
2023-04-25
-
经开区举办知识产权普法宣传活动
2023-04-25